首页  学院  教学  研究  招就  师资  作品  党建 
. 首页  发展规划  正文

美术与设计学院“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

发布日期:2018-11-19 编辑: 审核人:设计学院超管 文章来源: 阅读次数:[]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是一项基本的教学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学院“十二五”课程建设基础上,紧紧围绕美术与设计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强化转型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依托课程建设,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科层次,深化专业建设,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特制定我院“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课程建设情况

 

(一)主要成果

 

1、各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级阶段教学大纲》和《华北科技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等文件精神,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整体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外语专业实际,在充分调研及论证的基础上更新各专业课程体系。

 

2、课程建设取得新成果。学院认真实施“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十二五”以来,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完成校级精品课程建设9门、校级网络课程3门及2门课程试卷库建设任务。另有在建课程9门。

 

3、全面完成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修订工作。学院按照学校《关于修改装订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的通知》要求,以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据,对学院所开设的139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进行了精心修订,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规范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突出了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优化了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及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提出了课堂实践训练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有关要求,对课程简介的内容进行了凝练,并在规范了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格式,按要求进行了装订。

 

4、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美术与设计学院制定并严格实施《美术与设计学院课程教材选用原则》,坚持优先选用“普通高等教育类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及省部级获奖教材、校级规划教材等。五年来,平均每学年选用规划教材110多部,获奖教材近20部,分别占每学年所选教材80%和15左右%,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203部,,原版教材5部。同时,学院鼓励教师积极编著和出版精品教材。近五年,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出版教材、辅助教材28部,校级规划教材建设立项6项。

 

5、以科教研工作为着力点,促进课程建设,科教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学院鼓励教师教学工作和科教研工作两手抓,全院教师积极努力,承担科教研课题83项,其中新立项64项,结题38项(包括省级科教研立项5项,结题2项), 校级科教研获奖5项,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三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教师公开发表论文236篇,其中核心期刊160篇,EI检索7篇,出版教材、辅助教材28部,教师多媒体软件获奖32项,其中,省级11项。

 

另外,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及课程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有取得新进展。

(二)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

 

1、课程师资方面,缺乏学术领军人物,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低。

 

2. 课程实践教学条件等亟待改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和设备仍不能满足全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需求、口语考试等;缺乏专业核心课程,如:翻译实践教学等课程所需的翻译实训室或翻译工作坊、同传模拟实验室等;外文原版图书资料等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牢固树立“质量立院,内涵发展、发展特色”意识,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拓展和优化课程设置,组建课程群,突出课程实践教学,加强课程条件建设,以课程优化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建设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专任教师70人左右,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增加3人,博士学位教师达到7-8人,培养或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2名,力争在学校支持下,聘请高层次兼职人才1-2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继续加强“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争取申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课程建设,力争建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左右校级精品开放课和慕课课程、12门左右专业核心课程;加强教材建设,力争推出高质量专业教材及辅导教材2部;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建成翻译实训室、同传模拟实验室等满足学校外语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新建教学实习实践教育基地3-5个,结合专业办学特色,努力开辟海外实习基地1个。

 

(三)课程建设任务

 

1、强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优化课程师资结构,通过“高层次引进、中青年教师培养、教师发展环境优化”措施,更加优化教师结构,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专任教师70人左右,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增加3人,博士学位教师达到7-8人。二是培养或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2名,力争在学校支持下,聘请高层次兼职人才1-2名;聘用外籍教师7人左右。三是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通过鼓励青年教师读博、赴国内外研修、申报课题、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等,使其成为学科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为达到教育部审核评估对“专任教师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三个月以上”的相关要求,在学校全力支持下,争取选派教师到国外进行为期三个月以上的研修、访学和深造,力争到2020年末,专任教师有海外学习、研修及深造经历三个月以上达6人。

 

2、凸显学科专业建设。一是以“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为中心,通过“英美文学方向”、“英语翻译方向”、“英语教学法方向”研究,为学科专业做支撑。二是围绕翻译硕士点培育工作,建设1个中心(汉英翻译研究中心,需资金约23万)、3个语料库(安全科技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中国文化典籍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外宣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2室(翻译机创新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以争取申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三是按照《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等要求,完善和落实2016版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实施“外语+”的课程教学模块,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四是继续推进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促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3、全面深化课程建设。推进英语、日语专业12门核心课程建设,建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校级精品开放课和慕课课程。

 

一是课程设置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继续突出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即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构建跨学科、应用型的“外语+方向”的复合型专业,以使培养的毕业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个人专业方面能出类拔萃,将来既可以从事外事、外经、外贸、导游工作,也可以从事翻译、出版、教育等工作。技能型即改变传统意义上重专业知识、轻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知识+人文素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二是凸显课程体系发展方向。以“基础实、专业通、素质好、适应快”为原则,贯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学科基础;形成专业特色,发挥个人特长;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多维渗透、课程分段、方向分流”的课程体系,本科四年采用“2+1+1”的培养模式进行课程设置,即2年打基础、1年抓方向、1年抓特长,4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体为:一、二年级打基础,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三年级抓方向,以“课程群”建设为载体,一方面强化基础,另一方面按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方向分流,按方向加深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同时以社会实践、口译、应用文写作、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课程实践等实践环节和学生社团、兴趣小组为依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并通过开设外语专业系列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四年级抓特长,一方面以专业限选课和全校性公选课为主渠道,另一方面仍以实践环节教学为依托,通过组织学生亲自到外贸、外经、外事、旅游等单位进行实习,帮助学生培养并巩固自己的特长,增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提高应用能力,多层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多方位提供择业需求的支撑。同时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全面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是细化课程建设内容。基础课程建设方面,继续加大现有课程中对基础和专业两个阶段的重点课程的建设,具体包括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语写作、英汉对比、英美国家概况、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谈判(英语)、外贸函电(英语)等,以及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笔译、日语口译、高级日语、日语概论、科技日语、旅游日语、日本文化、商务日语礼仪、经贸日语等几门课程。建设内容围绕教材的使用及更新,教辅材料的编写,教学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以及教学与相关水平测试或等级、证书考试的结合,如基础英语课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结合,基础日语课与日语等级考试的结合,经贸日语、英语类课程与外销员资格考试、商务英语证书考试、海关报关员考试的结合,翻译类课程与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相结合等。力求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进一步提高现有课程的教学实效,加强课程的应用性与技能性,使得课程建设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同时,英语系继续推进《基础英语》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继续参加校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日语系争取在“十三五”期间,推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左右。大学英语教研室积极推进《大学英语》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

 

在新增课程建设方面,根据国家、社会和行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召开校内外研讨会、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知识体系的要求,把握市场发展动向,增设新的课程门类,报学校审批。新增课程不仅可以为专业类课程,也可为技能性课程或综合素质类课程。一旦确立新增课程在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内的地位及其作用,则要全方位地采取措施将其尽快纳入正式教学,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的积累到教学质量的跟踪与评估都要形成一套明确的办法,使得新增课程沿着系统、规范、健康的轨道发展,能够更早地发挥其效用。 最终推进学生学业与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

 

4、加强精品教材建设,精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一定外语原版教材;编著专业教材及辅导教材2部以上。一是以本为本,凸显特色。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教材建设以本科生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教材为重点,兼顾综合实践课教材和专业选修课教材。其中本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教材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实施精品战略,要组织学术力量参与编写,着力打造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色系列教材。二是积极着手,争取提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材的编写工作,继续组织精品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力争推出各专业教材及辅导书2部以上,并不断提升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材建设的层次和竞争力。三是加强管理,认真选订。要优先选用近3年出版的教材和省部级优秀教材及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优秀的国外教材,力争使最优秀的教材进课堂,进大脑。

 

5、继续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加强硬件、软件建设,以基本满足全校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需要及外语专业语言实践教学基本需求。

 

2018-2020年,申报17个项目,包括3间外语自主学习云桌面实验室,1间同声传译实验室,8项平台建设,1项网络终端机(140点)建设,翻译实训室1个,网络型语言教学系统3套,共需要资金约1600万元,需新增用房面积1280㎡。其中,2018年需要资金约550万元,新增用房500㎡。

 

2019年需要资金约600万元;新增用房430㎡,包括1间外语自主学习云桌面实验室、1间模拟新闻发布系统实验室,1套语言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1套外语虚拟情景体验教学系统,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平台(移动版)。

 

2020年需要资金约450万元;新增用房350㎡,包括1间外语自主学习云桌面实验室,1套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模拟考试平台。

 

加强卫星电视系统建设和管理,使其更好地发挥教学辅助作用。在对原有实习基地妥善管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根据外语教育发展需求,争取新建3-5个新的实习实践教育基地。继续加强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促进外语教学。

 

(四)课程建设措施

 

为实现课程建设目标,全面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学院将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推进课程建设:

 

1、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引进高水平人才力度和师资培训力度。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增加课程教学改革的教育教学研究立项数量,通过“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2、实施课程建设责任制,确定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建设小组,实现“一课多人,一人多课”,并逐步建立“双选机制”,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同时促进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加强资源库建设,为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4、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增加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及时维护和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5、深入开展课程评估工作,完善课程评估体系,总结经验,推广后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建设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学院将根据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按照学校的要求及学院规划,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进取,不懈努力,争取创造课程建设新的辉煌。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6美术与设计学院 copyright@2016cafa/all rightRearved.byfanq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