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  教学  研究  招就  师资  作品  党建 
.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十年十县”开启新征程——美术与设计学院与龙里第三中学签署协同育人基地合作协议

发布日期:2025-04-10 编辑: 审核人:美术与设计学院超管 文章来源: 阅读次数:[]

一、“十年十县”计划迈入龙里实践阶段

2023年秋季,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正式启动“十年十县”计划。这一计划以“一年一县”为推进节奏,立足于贵州多样而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力求通过艺术与设计的手段,把地方文化特质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将传统文化精髓转译为现代视觉语言,从而实现“文化解码—艺术转译—产业赋能”的实践闭环。学院引导毕业生围绕合作县域的文化、产业、社会需求进行主题创作,将毕业创作不仅作为学术成果展示的出口,更作为对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社会服务入口,为地方文化建设和产业升级注入活力。计划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2024年,“十年十县”计划首个县域项目以遵义绥阳县为目标,美术与设计学院开展了以“大美贵州·诗意绥阳”为主题的毕业创作。这一项目充分挖掘绥阳县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合诗词文化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打通了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的通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多件毕业作品不仅长期在绥阳当地展出,还受到了地方政府、企业与文化机构的关注与合作意向。

   2025年,学院将合作对象选定为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和产业潜力的龙里县,确定“大美贵州·锦绣龙里”为年度毕业创作主题,开启了“十年十县”计划的第二阶段。


二、校地合作,实习先行

在这一背景下,美术与设计学院积极组织学生深入龙里县开展实地调研与实习。学院挑选了多名专业能力出众、综合素质优秀的实习生派驻龙里县的多家企事业单位,力图通过实践环节,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地方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其中,龙里县第三中学接收了6名实习生。在为期数月的实习过程中,这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管理协助等多个岗位,表现出了扎实的专业能力、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龙里三中校长夏泽辉等领导对这批实习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实习结束后,校方特地组织师生座谈会,收集意见反馈,并决定以更开放和系统的方式,与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三、从一面锦旗到一座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2025年4月9日上午,龙里县第三中学校长夏泽辉、副校长裴克云等一行专程来到美术与设计学院,向学院赠送锦旗,向陈杨、舒培林等6名实习生颁发了优秀证书,表彰实习生团队在实习期间的优异表现。锦旗上“输智育才纾师团,后学援教暖杏坛”的题词,由龙里三中师生集体构思,表达了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

双方以6名实习生在龙里三中的优异表现为契机,正式签署了协同育人基地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校地联动,推动艺术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助力县域文化、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四、签约合作:协同育人共谱新章签

签约仪式上,夏泽辉回顾了实习生们在龙里三中的优异表现,并讲述了他们对实习生的工作安排,认为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十年十县”计划,使得高校下沉教育资源,破解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脱节的难题,地方学校借助专业力量,探索了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途径,这种“高校输血+地方造血”的模式,将为西部的教育提供可复制的经验。龙里三中作为县域基础教育的重要窗口,始终致力于在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寻找突破口。美术与设计学院派出的实习生,为学校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弥补了地方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短板,为孩子们打开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

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聂森表示,龙里三中对实习生的科学安排、灵活管理与悉心指导,充分显示了作为“十年十县”计划合作方的高度重视,对此,美术与设计学院表示真诚的感谢,这一模式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了理想范例,也为“十年十县”计划开拓了更具操作性的实践路径。聂森还指出,“十年十县”计划不仅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探索,更是美术与设计学院扎根贵州、服务贵州、回馈贵州的教育使命与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县域合作,学院把地域文化基因转化为现代艺术语言,借助“艺术+文化”的方式赋能地方教育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校地对话—文化共育—人才共培”的目标。

“这面锦旗和这些证书,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的传递。”聂森说道,“它们见证了我们之间的真诚与信任,也标志着一次意义深远的合作启程。”


五、展望未来:十县之路,步履不停

“十年十县”计划,是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发展战略,也是学院青年学子的成长路径。从“诗意绥阳”到“锦绣龙里”,每一站的携手合作,不仅激活了地域文化,更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步入社会、奉献社会的理想舞台。学生们每一次的驻足与实践的深化,无不是高校服务地方、知识回馈社会的生动写照。

   今后,美术与设计学院将继续坚守“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理念,深化艺术设计的整合与转化功能,携手更多县域,共探协同育人、校地共建的长效机制。

   “锦绣龙里”只是新的开始,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艺术与设计能成为更多县域走向美好生活的桥梁与钥匙。


图/文来源: 邓林 胡国瑜    审核:聂  森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美术与设计学院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Rea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