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贵州•活力乌当”
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与乌当区深化“十年十县”合作
2025年7月17日上午,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与贵阳市乌当区共同召开了深化“十年十县”服务计划合作座谈会。会议围绕“艺术赋能县域发展”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对接服务需求、细化合作内容,推动高校优势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乌当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丽出席并主持会议。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聂森,党委副书记邱琴,副院长路统宽、杨辉及各专业负责人、教学骨干教师代表一同参会。乌当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乌当分局、五韵旅投公司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到会参与交流。
座谈会上,杨辉副院长回顾了“十年十县”服务计划在绥阳、龙里等地的实践成果,涵盖产品设计、数字媒体、公共艺术、美术学领域等多个方向,展示了学院在推动地方发展中的实际效能。通过创意介入和跨界合作,该计划已在农特产品包装、乡村空间提升、文化旅游推广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形成了高校与地方双向赋能的良性机制。
乌当区各部门参会人员分别结合乌当实际情况,围绕区域特色产业、重点项目与转型需求提出了合作设想与现实诉求,普遍表达了对高校深度参与地方发展的热切期盼,希望借助高校师生的创意活力,推动乌当农文旅产业的提质升级,打造具有“爽爽贵阳·活力乌当”辨识度的品牌形象。
在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围绕《贵州师范学院与贵阳市乌当区深化“十年十县”服务计划合作框架》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初步明确了下阶段合作的五大方向:一是针对农特产品的品牌IP打造与包装设计,推动区域农产标准化视觉转型;二是开展文旅数字化宣传与短视频制作,提升乌当形象传播的媒介力与感召力;三是联合非遗传承人打造研学体验包与文创产品,推动非遗文化的数字再生与市场化转化;四是投身乡村建设与民宿规划等实际项目,提升乡村整体风貌与文化附加值;五是依托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赋能城乡空间美学建设。
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聂森在发言中指出,乌当作为贵阳的“活力之城”,在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上具有良好基础,特别是在农文旅融合方面存在广阔的设计介入空间。学院自“十年十县”服务计划实施以来,逐步建立了“县域命题—师生解题—社会验题”的实践机制,引导学生将课堂创意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实现“学以致用”的价值转化。他表示,学院将在2025—2026学年以乌当实际需求为命题,组织相关专业师生开展毕业创作,力求实现作品可用、成果落地,以艺术之力助推乌当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乌当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甘丽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此次座谈会是推动校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乌当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务实态度,积极协调各部门资源,全力配合高校团队调研与创作,共同将合作项目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县域服务模式的新范例。她希望双方加快项目推进节奏,争取尽早见效,为乌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文化与设计的驱动力。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贵州师范学院“十年十县”服务计划正式开启了“乌当时刻”,也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出一条更具现实效应的路径。美术与设计学院将继续以“艺术设计服务地方”为使命,助力“强省会”战略与乡村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
图文来源:邓 林 何成云 审核:聂森

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