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 奖 喜 报
近日,由绥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 “青春遇见绥阳” 研学实践季暨全国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 “三下乡” 活动,搭建高校学子与绥阳的实践交流桥梁,助力绥阳新时代文艺创作实践基地建设。活动期间,共收到来自全国高校在绥实践大学生创作的诗歌、散文、书法、美术、摄影、短视频等 6 大类文艺作品 300 余件。经专业评委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 21 件。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古村新貌实践团队脱颖而出,凭借“村史村事记录”优秀的作品荣获视频类二等奖,并获得奖金2000元。
赛 事 介 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绥阳县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本次第二届 “青春遇见绥阳” 研学实践季暨全国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乡村,用文艺创作展现绥阳的魅力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在活动中,大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各个文艺领域展现才华,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为绥阳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获 奖 作 品
我校获奖团队 —— 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古村新貌实践团队,深入绥阳县枧坝镇耿家寨地区及观音岩景区开展 “村史村事记录” 宣传片拍摄,多维度呈现古村文化底蕴与发展新貌。
团队深入有着 600 年历史的耿家寨,用镜头细腻地记录下古村的独特韵味。明清老宅庄重古朴,百年古树苍劲挺拔,传统手工艺作坊里展现着传承的魅力,农产品晾晒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些画面交织成一幅鲜活生动的古村画卷。团队还探访了 “阿建农家乐”,老板娘热情分享 “美食名村” 从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村民的创业热情。老党员耿贵良在村东石桥前,深情回忆村民筹资共建大桥的往事,桥梁见证的团结精神通过镜头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在实践中,同学们深入耿家寨这座具有600年历史的古村落,不仅用镜头捕捉明清老宅、百年古树、传统手工艺的深厚文化底蕴,更通过走访农家乐经营者、老党员、中医传承人,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带来的崭新变化。团队聚焦“中医+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记录下耿氏中医第37代传人耿富泽济世为民的医者仁心,及其孙耿思翰通过开发观音岩景区带动就业、反哺乡里的动人故事。这些鲜活的实践经历,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发展潜力与实现路径。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团队成员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我院持续推进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体现。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同学们真正走出象牙塔、扎根中国大地,在了解国情民情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在服务基层群众中锤炼了本领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学院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此类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美设学子以专业服务社会、以创作致敬时代,继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汗水、贡献智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蓬勃青春动能。
图文来源:黄婧 王美蓉 审核:聂森

荣获证书

合影

采访美食制作人

团队拍摄竹编工艺

拍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