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端午 AI 龙舟作品登陆 CCTV13 后,美术与设计学院『美视界』数字艺术工作室小沃团队再传捷报 —— 近期再度携手央视,打造两部聚焦贵州的精品视频,分别以 “花江峡谷大桥” 与 “‘十四五’贵州发展” 为主题,用科技与创意延续 “AI + 文化 / 发展” 的创作初心,让贵州故事再次闪耀国家级媒体平台!
 
 小沃团队:续写 “央视缘” 的贵州青年团队
 
 作为由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20级产品设计专业王伟国创立的本土团队,小沃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从端午 “AI 诗画龙舟” 到此次双片献礼,团队始终以 “用数字技术讲好贵州故事” 为核心。此前,团队曾主导学校科技节、双创比赛开幕式数字人项目,多次参与省级项目。而本次双视频创作中,美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学生再度深度参与 —— 20 级学生申波、王彬澍助力素材创意与技术落地,延续了 “师生协同、以创育人” 的团队特色。
 
 双片齐发:一部 “桥的史诗”,一部 “发展答卷”
 
 此次登陆央视的两部作品,从历史纵深与时代发展两个维度,展现贵州的独特魅力,用不同技术形态呈现 “数字贵州” 的多元切面。
 
 1. 全 AI 视频《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贵州“万桥飞架”天堑变通途》
 
 在10月3 日11点, CCTV13《新闻直播间》播出的《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栏目中的贵州“万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是团队再次尝试 “全 AI 叙事结合实时直播报道” 的历史人文作品。视频以花江峡谷大桥为地理坐标,从 “桥” 的视角切入,用 AI 技术复原了不同历史时期贵州的 “跨江记忆”:
 
 •镜头回溯至明清时期,记者的AI 数字人化身时空旅行,带领观众看见马帮踩着石阶、牵着骡马,在峡谷峭壁间的古桥旁歇脚,还原 “滇黔锁钥” 的交通往事;
 
 •画面跳转至新中国成立后,AI 动态效果重现上世纪 60 年代花江铁索桥建成时的场景 —— 村民与建设者共同拉索、浇筑桥墩,让 “天堑变通途” 的初代实践跃然屏上;
 
 •最终定格当下,AI 将现代花江峡谷大桥和其他世界前三大桥同屏与峡谷风光融合,对比古今桥梁的技术迭代,串联起贵州从 “山间行路难” 到 “桥梁博物馆” 的历史跨越,贵州人用一座座桥连接起支离破碎的贵州,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 “桥” 背后的贵州精神。
 
 2. AI 辅助视频《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词话贵州》
 
 另一部在央视新闻频道《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词话贵州》特别板块播出的作品,则聚焦 “新时代贵州发展”。不同于全 AI 创作,这部视频采用 “实拍 + AI 辅助” 的形式,以 “关键词” 为线索,直观呈现贵州 “十四五” 期间的发展成果:
 
 •当 “万桥飞架” 关键词出现时,使用AI辅助实拍镜头,一桥飞渡云上,群山化作平原,天堑变通途,这是贵州3万座道桥的使命,用特效字体展示了贵州用“人造高速平原”来打破“地无三尺平”刻板印象;
 
 •当 “乘风破浪” 关键词出现时,AI 特效字体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实时数据流与实拍的服务器机房画面叠加,用动态图表展现贵州 “中国数谷” 的算力优势;
 
 •提到 “点绿成金”,AI 辅助修复的 4K 航拍镜头里,黔东南梯田、荔波小七孔的绿水青山与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政策文本动态结合,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贵州实践可视化;
 
 •而 “黔货出山” 章节中,镜头切换了贵州各种运输路线,通过数据弹窗展示 “贵州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 700 亿元” 的亮眼成绩,让发展成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Ai赋能:从 “课堂” 到 “央视” 的育人实践
 
 『美视界』设计工作室在学院领导聂森院长的关心和支持下,依托“十年十县”服务计划品牌,助力贵州乡村振兴数字化宣传方面成效突出。团队近年来在彰显我院办学特色方面不断探索,立足贵州,深耕Ai赋能贵州文旅宣传,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两部作品的成功,再次印证了我校 “美育 +” 育人模式的实效。学校始终将美育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核心方案,通过 “课堂教学 + 项目实践 + 社会服务” 的三维模式,引导学生将艺术创意与地方文化、时代主题结合 —— 从去年用 AI 活化端午龙舟文化,到今年聚焦 “桥的历史” 与 “发展的当下”,小沃团队的每一次创作,都是 “以美育人、以美培元” 的生动实践。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强化平台支撑,一方面推动『美视界』设计工作室与数字技术、地方发展需求深度融合,鼓励团队持续用专业所长讲好贵州故事、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将以工作室现有成果为基础,积极推动平台升级,目标申报成为省级教学实践平台,进一步扩大平台影响力与服务半径。通过这一平台的长期建设与迭代,学院将持续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把专业学习与时代主题、地方需求相结合,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教学成果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图文/美术与设计学院    审核/聂森
 
 
 
  
 第一段:记者直播实拍插入AI视频
 
  
 第二段:AI辅助特效+实拍视频
 
 
 
 
 
 
 
 
 
 
 
 